首頁 > 僑訊

南國追尋“一代奇才”——江門新會梁啟超故居吸引四方游客

時間:2024-10-12 來源:江門市僑媒中心
【字體:

81167dbe2fc97d26ff6e.jpeg

梁啟超:凌云報國志,神州赤子心

  南國之南,廣東新會,這塊土地上誕生了中國近代史上“一代奇才”梁啟超先生,令新會人倍感光榮和驕傲。新會梁啟超故居坐落于銀洲湖畔,葵風稻香風景秀美,隨著“啟超熱”的升溫,這里常年吸引著四方游客。參觀梁啟超故居,最重要是抓住這幾個歷史關(guān)鍵詞,將會令你尋根溯源收獲多多。

  關(guān)鍵詞1:一代奇才梁啟超

  梁啟超是什么人?為什么如此惹人喜愛和敬仰?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等,出生于廣東新會茶坑村。他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他也是戊戌變法領(lǐng)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啟超先生在歷史變革更替中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梁啟超一生致力于中國社會的改造,為了民族強盛和國家繁榮,竭力吶喊,四處奔走,付出了幾乎全部的心血。梁啟超是一位學貫中西、知識淵博的杰出學者,其在文化藝術(shù)、興學教育、學術(shù)研究等方面均有建樹。其中他寫于清朝末年的《少年中國說》感人至深,先生縱橫晚清、民國政壇學術(shù)界,以犀利常帶感情的文章影響中國近代幾代人,有“一代奇才”之美譽。

  關(guān)鍵詞2: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故居紀念館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茶坑村,由故居、紀念館、仁堂、有立梁公祠、大禮堂、舊鄉(xiāng)府、供銷社、衷玉梁公祠等建筑組成,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建于晚清,是梁啟超先生童年接受啟蒙教育和少年時期成長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由故居、怡堂書室組成,建筑面積有400多平方米。故居有一廚房、一門樓、兩天井、一飯廳、一正廳、兩耳房,門樓側(cè)有梯級直達其頂部的藏書閣;怡堂書室是梁啟超曾祖父所建,是梁啟超少年讀書、接受儒家傳統(tǒng)教育的地方。1996年,梁啟超故居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guān)鍵詞3:院士設(shè)計的梁啟超故居紀念館

  在梁啟超故居與紀念館之間的廣場中央豎立著一尊銅像,高2.38米,重400多公斤,由新會籍的廣州美術(shù)學院林敦厚教授、雕塑家林漢強父子共同設(shè)計。銅像中的梁啟超一手叉腰,一手緊握書卷,目光堅毅執(zhí)著,作深思狀,再現(xiàn)了當年憂國憂民、不斷探索,終生奮斗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戰(zhàn)斗不息的風采。梁啟超故居紀念館2001年建成,它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大師莫伯治先生主持設(shè)計,建筑面積達16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嶺南僑鄉(xiāng)建筑韻味,更隱現(xiàn)天津飲冰室風格。梁啟超紀念館位于梁啟超故居南側(cè),紀念館建筑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嶺南僑鄉(xiāng)建筑韻味,又隱現(xiàn)飲冰室建筑風格,與原有故居、銅像廣場等連成一片。陳列有梁啟超的著述、書信、照片以及使用過的印章、硯臺、筆、墨、茶缸、題詞等遺物。全面地展示了大學者梁啟超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

  關(guān)鍵詞4:梁啟超誕辰150周年展覽值得一看

  2023年是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館以“強國夢,中華情”為主題重新制作梁啟超生平史跡專題展。該展覽面積約1600平方米,由“序廳”“少年才俊、新會驕子”“初涉政壇、救亡圖存”“漂泊異鄉(xiāng)、心系家國”“再造共和、反對復辟”“學術(shù)巨擘、享譽中外”等幾大部分組成。展覽對梁啟超先生的生平及事跡進行詳細挖掘,以梁啟超先生為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做出的探索和貢獻為主要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5:凌云塔孕育凌云之志

  梁啟超先生故居后山有熊子塔,又名龍子塔、凌云塔,矗立于鳳山之巔。凌云塔孕育凌云之志,自有凌云塔,啟超故里文風鼎盛,誕生了不少著名人物,梁啟超先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根據(jù)《新會縣志》記載:此熊子塔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仲秋,塔體為文筆式構(gòu)筑,呈八角棱形,高七層,約46米,塔基采用新會特有的紅粉石砌建,塔身由青磚砌就,每層均建有飛檐,由五層交錯砌建的角磚承托,塔頂呈寶蓋狀,以青磚作八角形拈尖結(jié)砌,外鋪瓦筒鑲翹瓦,最高處由寶瓶飾頂,凸顯明代建筑風格和特色。文塔乎?文筆乎?南國山水風俗之神奇,令人印象難忘。

  關(guān)鍵詞5:一門三院士

  新會梁家,群星閃耀;家學典范,令人敬仰。梁啟超先生一共有九個子女,其中他的三個兒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個都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他的子女也幾乎都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號稱“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梁啟超的9個子女依次為: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莊、思達、思懿、思寧、思禮。其中,思順、思成、思莊為梁啟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1868年-1923年)所生;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為梁啟超的第二個夫人王桂荃(1885年-1924年)所生。梁氏兄弟姐妹,學貫中西、愛國愛鄉(xiāng),是各領(lǐng)域各行業(yè)的佼佼者。如:梁思順(1893-1966):梁啟超長女,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梁思成(1901-1972):梁啟超長子,著名建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思永(1904-1954):梁啟超次子,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梁思忠(1907-1932):梁啟超三子,西點軍校畢業(yè),參與淞滬抗戰(zhàn);梁思莊(1908-1986):梁啟超次女,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達(1912-2001):梁啟超四子,經(jīng)濟學家,合著《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梁思懿(1914-1988):梁啟超三女,著名社會活動家;梁思寧(1916-2006):梁啟超四女,早年就讀南開大學,后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梁思禮(1924-2016):梁啟超五子,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門市僑媒中心:黃柏軍/攝影報道 )

8854ec7db3a7b15a38ec.jpeg

飲冰室的風采:梁啟超紀念館

045677113d8954dd2eb5.jpeg

梁啟超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20e8f4b1c50e3fe28a1.jpeg

怡堂書室:梁啟超少年讀書處

2f6ff0e2f4b526454c5d.jpeg

梁啟超生平史跡專題展覽

fc8979bca82ac3392ea4.jpeg

梁啟超生平高光時刻:清末公車上書

ad8eb8104518a2f35596.jpeg

梁啟超先生的少年時代:生逢國難

3d32aa63b73f0a5e9f34.jpeg

百日維新:我以我血薦軒轅!

ce77d899db52aeb31197.jpeg

康梁變法:兩名廣東人的強國夢